2024年,是中国一冶成立70周年。时光壮阔落笔,岁月浩荡成歌,中国一冶即日起推出“非凡七十载 奋进新时代”系列报道,围绕“记忆”“讲述”“纪录”等主题,回眸峥嵘岁月,赓续历史荣光,续写时代辉煌。
钢铁,国家之脊梁,民族之筋骨。
于战火和硝烟中诞生的新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她比谁都清楚,钢铁意味着什么。“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样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开国领袖毛泽东面对浩瀚的国计民生,一语中的、大道至简。而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的钢产量不足16万吨,平均下来尚不够给每个中国家庭打一把菜刀。
早在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已提出:未来中国工业建设要“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先有冶建,后有冶炼。实现工业化的艰难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了共和国冶金建设者的肩头。
旧中国的钢铁工业,由于日本侵华掠夺中国资源,约8至9成产量集中在东北一隅。1943年,东北地区钢产量占全国的94.5%,铁产量占88%。新中国成立后,钢铁生产逐步恢复,到了1952年,东北一地的钢产量仍占全国的70%,而西南、西北两区域合起来的钢产量,仅占全国的3.8%。
为了改变中国钢铁工业“北重南轻”的现状,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决策者从战略和经济地理考虑,经中央政治局讨论,决意:“钢铁要过关(山海关),钢铁要过江(长江)!”
钢铁过关,向何而行?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新的钢都,将在何处?
1950年12月,北京灯市口“工程师协会”旧址礼堂,国家重工业部在此召开“第一次全国钢铁会议”,讨论在华中地区兴建一座大型钢铁厂。1951年,国家同意了重工业部呈送的关于在华中地区兴建一座大型钢铁厂的建议。
1952年5月,地处黄石市的华中钢铁公司成立了“三一五厂筹备处”,并相继开展了资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及选择厂址、收集资料、工业试验、设计、施工准备等一系列工作。经中苏专家先后5次大型野外踏勘,前后选点23处,最终于1954年5月确定以武汉青山作为厂址。
1954年9月,国家对华中钢铁公司进行改组,分别成立武汉钢铁公司和武汉钢铁建设公司;11月1日,武建与武钢正式分署办公,单独建制。至此,武汉钢铁建设公司成为我国关内最大的冶金基础设施建设施工企业,中国一冶也就此登上历史舞台。
1955年,武钢建设施工准备工作全面展开。没有秣马厉兵的厚积薄发,只有尘与土的浩浩集结;没有枕戈待旦的养精蓄锐,只有云和月的漫漫征程。来自鞍山的近3000名精兵强将开拔南下,来自海南岛的近5000名人民解放军挥师北上……武钢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将全国18个省、45个市、千余家厂矿企业紧紧地吸引在一起。到1956年,武建职工队伍已猛增至55594人。
千涓万水汇成沸腾的海洋。1956年初春,武钢工程建设拉开了序幕。红旗在春风中飘舞,野花在工棚里盛开,推土机唤醒了沉睡的原野,脚手架织满了明净的天空。各个施工队伍按照上级要求先后投入到建设武钢滚滚洪流之中,各展其长,你追我赶。从土方会战到厂房耸立;从管线铺设,到设备安装,一项项工程有序展开,一个个难关终被攻克。一冶人住工棚,吃杂粮,无怨无悔,把一腔热血洒在武钢建设的土地上。
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一冶人以“革命加拼命”的“野战军”作风,不畏艰苦,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人拉肩扛,顽强拼搏,在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山野岭,迅速建成了从矿山、炼焦到冶炼、轧钢全流程的武钢一期工程,使武钢形成了年产钢150万吨的生产能力。
1958年9月13日,这是一个令所有人一冶人终生难忘的日子,经过14个月零13天的奋战,武钢一号高炉顺利炼出第一炉铁水。熊熊火光,刹那间照亮了新中国钢铁工业的黎明。就在这一天,毛主席健步登上高炉炉台,亲切接见了一冶参战职工。火光映红了他欣慰的笑脸,炙热的铁水也宣告了新中国第一座大型钢铁工业基地横空出世。
武钢选址地质勘察
建设中的武钢
央视《国家记忆》播放一冶建设武钢珍贵画面